这也意味着,他们在品牌营销策略上会继续“进攻”。 作者:王浩然;编辑:何洋 来源公众号:亿邦动力(ID:iebrun),消除一切电商知识鸿沟。 本文由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合作媒体 @亿邦动力 授权发布,未经许可,禁止转载。 题图来自 Unsplash,基于 CC0 协议 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,人人都是产品经理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。 618如何种草? 老高商业与品牌 关注 2023-06-08 0 评论 4553 浏览 25 收藏 32 分钟 释放双眼,带上耳机,听听看~! 00:00 00:00 技术知识、行业知识、业务知识等,都是B端产品经理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领域相关的知识,有助于进行产品方案设计和评估 本文非常详细的讲述了品牌种草的方法论,从为什么讲述到怎么做的四个阶段,并分享了很多新颖的种草模型,文章将种草模式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,希望大家都可以从中有所收获。 01 为什么要种草 以往,传统品牌是通过CCTV+明星,这如今,是通过图文/短视频+KOL,这是去中心化的种草 一个生意的基本逻辑:曝光 X 点击 X购买 X 客单价 x 复购,种草种的越多、种的越集中,曝光的基数就。 越大,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,给生意带来增长的可能。 换句话说:知道你的人越多,选择你的 手机号码数据 可能性就越大。种草,就是曝光、曝光就是触达潜在用户。所以,什么是品牌?也别说那么高大上的东西,一个县城的人知道你,你就是县城品牌;一个城市知道你,你就是城市名牌;地球人都知道你,你就是世界级的品牌。 所以,种草也不是上来就奔着让地球人都知道你的量来的,一步一步的从县到市、从市到省,最后地球人就都知道你了,你就是个世界级的品牌了。 根据阶段,统筹全局 循序渐进,量力而行 如果,按照互联网的逻辑来说就是曝光–点击–购买。根据曝光、点击、购买的动作,对应与消费者就有了O-A5人群。品牌不是脱离用户的抽象存在,而是在与用户的互动关系中而存在。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也不是凭空产生的,而是在品牌不断的发射信号过程中建立的。 一个品牌该如何种草,也同样离不开这5个维度。因为,评判一个品牌的动作、节奏、策略的标准在用户与品牌的互动关系。 5A:站在消费者行为的角度下,描述消费者与品牌之间的行为关系的强弱。 A1:aware:了解(被曝光人群)吸引(浅互动。 人群) A3:ask:问询(深互动人群) A4:act:行动(购买) A5:advocate:拥护(粉丝用户) 曝光人群—O/A1 点击人群—A2/A3 购买人群—A4/A5 所以,作为品牌1号位而言,要清楚的知道品牌所处的阶段和全局。这个阶段该种什么类型的草,该打什么类型的关键词、覆盖什么层级的人群(O-A5):从品牌原点人群到竞品、从品类到跨品类、再到场景。通过不同阶段的种草,一方面提升种草面积,提高曝光人群基数;一方面加深种草密度,能够占领用户心智。 02 种草2种形(数量面积、心智密度) 从数量到质量的跨越,在于种草面积与密度的发酵 数量面积:大面积、扩大渗透面 心智密度:加深认知,占领心智,提供渗透率 以往的推广是中心化的、如今的推广是去中心化的。更难了还是更容易了,本质上是变的更容易了,甚至消费者触达变的更高效了。前提是你会巧妙的分阶段种草渗透。 以往的推广讲,覆盖 如今的种草讲,渗透 覆盖是个广而告之的过程,渗透是个圈层的概念。 去中心化的媒介。
|